一、背景介绍
《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的颁布,撬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维度与内涵进行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燕园金秋教育科技发展集团(以下简称“燕园金秋教育集团”)总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联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强基计划课题组、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各地中学校等教育资源,打通学段阻隔,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识别、培养、管理、评价、追踪和改进等六个方面潜心研究,以学术课题研究为底色,推出“北大金秋强基优才计划”,在早期人才培养领域持续发力。
二、优才计划合作
1、解决学校培养痛点:
学校培养集中在高三甚至仅局限于高考后的培训上,强基计划中学培养名存实亡。从初三或者高一着手开始强基计划的早期培养是较为合适的,如若太早介入,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进行相应培养的效果可能会不明显;如果仅在高考之后将学生集中进行一段时间针对强基计划校测的培训,那与强基计划希望培养的中学生的要求可能是背道而驰的。
2、解决县域培养痛点:
县域高中发展学科竞赛几无出路,且区域间教育的差距逐步拉大。县中从初三便开始对强基计划学生的早期培养,从初三的学生当中选苗子进行培养,从而提高当地高中的生源质量。其次,如果县中从高一便开始加强对于学生的综合培养,有效提升高中育人的质量,那么自然能将更多的学生留在当地。
三、项目内容
(一)双高衔接,贯通培养人才:
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强基计划课题组和北大金秋教育发展研究院邀请作为“强基优才计划合作单位”,为高中学校课题研究员颁发聘书;高中学校开设“北大金秋强基计划实验班”,招收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禀赋的学生跟踪培养。
(二)师资提升,同步更新理念:
举办多期“强基优才计划师资研修班”,邀请高校招办领导、专家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强基计划课题组专家,面向各学校领导及强基分管教师,解读强基计划背景下的高校招生与考试模式、高中人才选拔与育人模式。
(三)强基启蒙,学业规划导引:
开展“北大金秋强基优才大讲堂”活动,邀请强基高校专家教授主讲,对高一新生进行转学段学情指导,对强基计划专业基础认知普及,将“强基”理念植根于学生心中,增强学生的自驱力,引导学生关注学业规划、关注强基计划。
(四)科学测评,创新选拔优才: (五)榜样引领,学情跟踪指导:
为发挥榜样带动作用,清北名校状元导师指导高中生学业规划,在指导学生构建学科知识结构的同时,挖掘与学生志向、兴趣、潜能相匹配的综合能力,满足志趣能差异与不同领域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需求,从细节和实处完善大学与中学培养链无缝衔接。
(六)三轮多阶,优化课程体系:
强基计划三轮多阶培优课程体系
选 项
入 门
进 阶
高 阶
冲 刺
适应时段
高 一
高 二
高 三
高考后
课程定位
基础强化、衔接强基、系统学习
复习巩固、强基为纲、重点提高
学科拔高、考前点拨、思维技巧强化
模拟训练、考前压轴、面试策略
课程时间
寒暑假及学期内假期、周末
寒暑假及学期内假期、周末
寒暑假及学期内假期、周末
6月中下旬
学 科
数、理、语、史
数、理、语、史
数、物、化、语、史政综合
数、物、化、语、史政综合、面试
课时规划
单科各3天,面试2天,完整日教学,学期内线上课程共14天
数理每学科各4日,语史每学科各3日,线下课程,共14天
单科学时各5日,采取线下课程,总共时间为25天
根据报考院校、专业组方向排课,同期开展,共21天
(七)学科指导,结合学段特点:
1、高一年级入门:针对强基计划数学、物理、语文、历史基础学科,强化学科基础,对强基考点进行初步梳理。
2、高二年级进阶:以强基计划考评内容为导向重点提高学科学习力,复习巩固学科知识,系统性拓展强基内容,建立完整强基知识体系。
3、高三年级高阶:融合强基计划高校和专业的最新评价模式和考试方案与强基创新测评选考学科,构建体系化的强基培优课程,强化学科思维与解题技巧。
4、高考后冲刺:组建标准化强基集训冲刺,帮助各中学高中生强基优才计划学员精准把握高校强基计划的考核要求和方向,实现从高考到校测的“两级跳”,圆梦名校。
(四)合作咨询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晋老师:176-1152-0665
梁老师:136-8116-2736
信老师:138-1180-0880